发布时间:2020-10-31 15:07:04 浏览次数:355
上周一篇文章在市场相关同学的朋友圈火速刷屏,迅速斩获10万+,同时引爆微信、微博两大社交生态圈。文章中作者称,自己的公司为了宣传新产品,找到了某微博的头部传媒机构,准备了近100万的投放预算进行推广。
而在投放测试阶段,双方谈定了一位380万粉丝的微博时尚博主,以一条vlog视频的形式,进行一次推广测试。KOL视频发出后,反正前端流量数据很好看啦,但最终为创业公司的淘宝店铺导流来的访客量几乎0,活动发出的优惠券也只有两个人领取,这两个人还是传媒机构的内部工作人员。
同时,网友也被扒出创业公司其产品是收割智商税的骗人产品。很多自媒体前辈及同行已从合作流程、如何进行数据预判监控、数据造假业态、产品到底是不是“智商税”都已经做出了A/B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孰是孰非此处Jason不做判断。
作为吃瓜群众,我就结合消费医疗行业说几个常识性问题,供大家参考!
首先:给各位医生同学先科普一个业态,大部分自媒体公司都是沿用当年公关公司的利润率,一般来说,都是按照50%+的毛利率进行计算。而且,这个利润率99%都是压在各广告公关业务负责人身上。
其次:这里面有个例外,就是“微任务”。因为微任务是微博的官方交易平台,而非一般的“媒介采买代理”,一般来说,价格相对比较透明。或者,换句话说就是除去“私下合同”的可能性,“微任务”本身“可操作的空间”非常有限。
因此,而在KOL之间的“透明化市场竞争下”,价格竞争就变成了竞争最有力的“武器”。
第三:结合第一和第二条的现状,从业态来说,KOL和代理公司或者MCN公司之间的圈圈绕绕就很多。因为圈圈绕绕很多,才有可能制造价格区间,也就才有了“操作空间”,也就是俗称的“造假原罪”。此处不详表,太得罪人。
第四:基于以上背景,按照真实的市场行情,353万真实阅读就不可能三千块,这本身就违反行业常识的价格,贪小便宜吃大亏也是此次“甲方原罪”之一。虽然Jason从来不相信什么“贵的一定好”,只是,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事在消费医疗圈再常见不过。
首先:说到这的时候肯定有看官同学该问了,那353万阅读正常应该多少钱?一般来说,因为我们首先要相信媒体也是产品,随行就市是大部分“定价”原则的基础,行价都是根据头部的平均值来计算。一切违反常识的事“百因一定必有果”。举例来说,微博老号@十点读书 的官方报价是¥30700,对比上文差十倍为啥请看官自己领悟。
其次:善用工具才是人类进步的开始
上文(原文链接:为啥你家医美整形口腔齿科门诊市场的企划永远“不接地气”)主要介绍了某宝和大东竞争情报常用的一些工具,其实自媒体排查工具也很多,
比如,常见的KOL分析、投放监测、传播路径,公号、微博、抖音、红薯,新榜、西瓜、知微、红薯等…我随便举例,避免又说打广告,还没地方收钱。
具体怎么排查及预判很多同行都详细阐述过,此处Jason就不BB了,具体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只是强调一条,大部分工具都需要花钱,这个钱花的值不值,还烦请自行判断。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文章作者又发了个后续,强调不是因为转化率为0而是淘宝店的流量为0.
这里给医生同学科普一下区别,用文章作者原话来阐述:
“放在古代,就属于什么事呢,我在集市街上开了个店,你告诉我你找人去吆喝,我负责把人叫来,让大家来我的店里看看一下,参观下,但是买不买不关你的事,好了,然后你去吆喝了一圈,告诉我几百万人听过你的吆喝,然后还有大把人在哪里吼都已经买了,好开心,好震撼!还有大把人把这个消息转达给了他人,结果,我的店没有一个人进来,你还告诉我,有啊有啊,有人进来啊!只是没买你的东西! 呵呵,搞笑?”
但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作者真心没必要,因为谁告诉他流量不能造假的?或者换句话说,这家公司预算真心没做到位,正常流量也是可以作假的,通过模拟机器人连访问路径都一致,只是造假成本稍微有点高。所以,强调这个没啥用,不如认认真真做好投前排查及合作流程管控。
借用上文作者原话的故事,用作者故事来说明
首先,“吆喝了一圈,告诉我几百万人听过你的吆喝”,没一个人进店肯定不正常。
其次,“进店”很多时候取决于“吆喝”什么!大部分人只对于自己的需要感兴趣,不能指望“吆喝”一声人就哗哗来,那是诈骗。
第三,公正的说,“大家买不买”确实不关“吆喝”的事,这是个产品VS价格的问题,一坨*你定价100块,你卖不出去你怪谁?庄稼浇地有拿100块的*浇地的吗?何况市场上不只一家粪场的逻辑前提下!怎么把“和尚卖給梳子”的故事听听得了,“封建迷信”害死人。
当然,此处拿*举例绝对不是为了“指桑骂槐”,常识都知道,他家产品一定“量子学产品”,这是高科技!
首先,啥叫“合同戏法”?这个事源于外企,本质上利用文字表述方式的理解对合同方产生误判,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国内企业因为这个事吃了很多亏,没想到这几年又开始风生水起。其次,肯定有看官说了,媒体买断不靠谱,那签媒体基础费用+销售提点,承诺ROI的方式如何?比如:淘客合同或者直播合同,这是最常见的。在Jason看来,销售提点不是万能的,这其实是个算法问题。以淘客为例,假设1万块基础费用+30%的提点,承诺1:3的ROI,作为甲方来说,1万换取3万,然后再付9000的提点(提点不计入ROI),换句话说,实际上等于1.9万换取3万的流水,这个ROI才是真正的合同戏法。当然,这个事的业态产生有很多MCN及直播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此处不表。
首先,互联网从诞生的第一天就是真真假假相伴相生。就像某宝现在天天抵制刷单,又谁曾想“刷单”这件事本身就是马爸爸自己发明的,这都是手段,要迷信这个可坏了!
其次,正确认识“真假”是前提,如何规避才是“本事”,就像很多人说这个媒体不行、那个媒体不行,跟闹着玩似的。媒体的本质就是关注度,只要有真实关注,就差不到哪里去,剩下的都“事在认为”。
第三,这件事反过来看,就是“骗子”靠造假一定不长远,保不齐有“黑吃黑”的事呢!踏踏实实做产品才是正路。
第四,互联网将零售变成新零售,底层逻辑其实是“降唯”,消费升级的本质不是价格的升级,而是在同样价格下谁能做到更棒!并通过“规模”换取利润。
听得懂就懂吧,听不懂算了,这不重要!
写在最后的话:
今天没啥正经事,全是牢骚!只是,你如何看待Jason的“牢骚”
如果您觉得有道理欢迎转发,如果看官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下方留言区评论!您的转发是Jason持续胡说八道的源动力!
(小编OS:这篇我有点不太好意思让大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