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30 16:17:22 浏览次数:318
(网经社讯)导读:在“看脸”的时代下,对“美”的极致追求,让医美行业呈爆发性增长态势,不仅线下医美机构火爆,线上互联网医美行业也是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然而在这“颜值经济”下的“美丽陷阱”也逐渐显现。(详见【专题】电商调查行动之互联网医美平台乱象)。击碎爱美女性“追求完美”的憧憬,有的深陷“美容贷”骗局,有的整形失败致死致残,甚至人财两空,损失重惨。不仅如此,一些医美平台整形日记造假、医美产品真假混用,令人细思极恐,互联网医美平台陷入了信任危机。为此,网经社对互联网医美平台乱象进一步分析探讨。
“伴随‘颜值经济’的来临,加之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对微整形的接受度的提高,尤其是基于职业发展因素、青春期追求外貌、热衷美拍等目标人群需求,医美逐步成为一个‘朝阳产业’,但与此同时,市场信息不对称、服务不规范、监管缺失等因素,‘黑医美’野蛮增长的乱象也层出不穷。”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
近年来,互联网医美行业“野蛮生长”争议不断,但也竞争激烈,形成了以新氧为首,更美、美呗、悦美等主流玩家的稳定局面,同时阿里健康、美团医美、京东先后纷纷入局互联网医美市场。同时,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共有2600家医美医院倒闭,这其中不乏大中型医美医院。
此外,据网经社(100EC.CN)调查发现,截止2020年8月10日15时,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医美”的投诉消息,投诉量有247条,其中,以新氧、更美等互联网医美平台为主。问题主要集中在整形失败、整形日记造假、“三无产品”充斥、产品真假掺杂、返现诱导用户写日记、“美容贷”变身高利贷以及售后问题上。
据有关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非法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占行业高达88%,医美非法从业者超过十万,而合法医师仅占行业28%,假货和水货针剂大行其道,非法医美场所90%以上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而每年的非法黑心医美机构致死致残的人数,大约在10万人左右。
不可置否,医美行业的规范、安全性至关重要,而无证医生、无证诊所、假药水等乱象,对医美电商平台运营造成了冲击,行业公信力遭受质疑。据网经社调查发现,互联网医美平台涉及用户投诉案例不少,其中新氧、更美两家平台用户投诉较为集中,也有涉及悦美app、美团医美等平台。此外整形失败、整形日记造假、“三无产品”充斥、产品真假掺杂、无证行医、返现诱导用户写日记、“美容贷”变身高利贷以及售后问题成为八大热点投诉问题。
对此,网经社集中从“三无”药品充斥非法医美事故频发、返现诱导“美丽日记”、“美容贷”变身高利贷等三个典型乱象进一步分析探讨。
乱象一:“三无”药品 非法医美 事故频发夺人命
近来,医疗美容乱象屡见报端,无证医生、无证诊所、假药水等乱象问题,让消费者一不小心便陷入“美丽陷阱”。其中,不乏一些互联网医美平台,如2019年7月,新氧就有被媒体曝出销售违禁药品。
经网经社调查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反映深圳刘博士医疗美容门诊部虚假宣传使用国产仪器冒充进口仪器,同时也有的消费者反映医疗美容手术失败的例子。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新浪黑猫用户投诉)
除此之外,医美引发医疗事故更是多发,引发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去年7月,一名辽宁大连妇女因整容丰胸,心脏骤停死在整容手术台上;此后,河南南阳一女护士杨某接受整形手术时意外身亡。其中,南阳女护士整形致死一事,经当地卫健委初步调查,涉事麻醉医师未在涉事医疗机构注册,属违规执业。
有媒体关注到了美团医美纠纷情况,《法治最前线》就发布了一篇报道。消费者小玥在2019年12月于美团平台上看到了“慧医堂”这家连锁美容店。今年5月在美容师的推荐下做了“光子嫩肤”项目,但随后发生了面部大面积烧伤的情况。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一直以来,看似繁荣的医美行业背后暗藏不少“美丽陷阱”,利用消费者追求美的心理,一些互联网医美平台对用户强势“洗脑”,然而却因自身盈利发展困境,在基础设置上却“大打折扣”,从药品到医生,都存在隐忧。医美行业的规范、安全性至关重要,乱象横生,对医美电商平台运营造成了冲击,行业公信力遭受质疑。因此,行业乱象“毒瘤”不除,未来发展举步维艰。
乱象二:返现诱导“美丽日记” 变味的宣传可能与实际不符
日前,新氧APP在其开启页面以及首页等位置推送写日记拿现金宣传广告,号称“砸入”亿元福利,以此让用户发布医美手术的前后对比照,但却被指诱导消费者上传“美丽日记”。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新氧APP上用户日记)
经网经社调查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新氧活动造假、诱导返现的投诉却有不少。有消费者表示,App里面的日记返现补贴活动存在不真实,虚假消息,诱骗消费者和写日记活动,私底下建立群引导用户写日记。消费者还指出,亿元现金补贴活动只是个幌子,诱骗你刷日记得到补贴后,打款前一天,补贴所有钱全部被清空。没有活动真实性,诱骗好多用户者骗取下载量和注册量 达到真实的有效性。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通过返现等方式诱导用户写“美丽日记”,这是对平台内容生态的一种严重破坏。实际上,日记分享已经变成了和平台合作的有偿行为,从国内电商消费者的心理而言,“个人体验心得分享”相比商品推广更具说服力,因此,这种有偿的商品推荐甚至达到了广告宣传的效果。会让一些诚信度低、资质不合规的医美商家得逞,给其他消费者“埋雷”。因此,APP的运营必须要遵循《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尤其是传播、传输内容必须合规,这是一条鲜明的“红线”。
乱象三:“美容贷”变身高利贷 损失重惨
“医美是个无底洞”这是人们对医美整形“上瘾”人群的看法。医美是一个需要长期投资的变美事业,对美的极致追求,往往会让消费者“上瘾”,欲罢不能,甚至在后期不断投入资金修复和维持。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媒体关于美容贷报道)
不仅如此,一些美容APP平台选择与金融借贷机构合作,推出“美容贷”产品。这对于有美容需求但却没有过多资金的消费者而言,很容易在平台诱导下选择提前消费。但却不知若在后期消费过程中出现变故退款,实际还需继续还贷,甚至部分美容贷产品暗藏猫腻,包含各式隐形收费和高额利率,维权受阻。
此外,经网经社调查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美容贷”的消费投诉也不少,部分消费者反映称经平台洗脑性诱导贷款消费,有的借贷年利率超过36%,在后续还款中还被要求加利息,收到骚扰电话。
“一些‘美容贷’实际上就是‘套路贷’,一般都是以“温水煮青蛙”方式,通过一些醒目的文字、广告语等将消费者引诱到贷款中。”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如果消费者意识到自己遭遇“套路贷”,一定要及时维权,避免“越陷越深”。同时,借贷平台向消费者提供借贷服务时,应当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明确贷款利率和各类形式的费用标准。那么,作为消费者也应当理性对待贷款行为,合理偿还贷款金额。
发展:时刻保障用户安全和权益 才能让医美行业持续“美”下去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互联网医美平台逐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环节了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仍存不少问题,如信息虚假、违规经营、诱导消费等,相关问题的整治行动依然任重道远。而这都关系到消费者对医美平台的信任度,甚至直接影响医美行业消费动态。因此,如何做好服务消费者工作,加强平台监管力度,最大程度的保障用户生命健康权益,才是医美平台关注的核心问题。没有安全隐患医美消费,才能使医美行业的商业模式更加健康,行业发展更趋完善。
建议医美平台推出更有效的监管机制,为用户建立一道信任屏障,以避免过多的医美事故,否则只会反作用与平台,使自身品牌受到打击。最后,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还是得要谨慎,留意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次看美容医生是否具备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同时,医美整形要适度,理性,不可盲目追求美。